在南京新街口附近有很多這樣的美容院:藏身高檔寫字樓內,極少打廣告,長期雇傭一批男女在街頭以“免費體驗”為誘餌拉客,等把顧客忽悠進店里,再“狠宰”一刀。
上周,市民沈女士向本報投訴,稱她的女兒被建華大廈內的夢愛婧養身館用這種方法忽悠消費了17000元。沈女士報警后,養身館退還了14000元,但截至目前該養生館未受到任何處罰。
昨天,記者又在玄武法院遇到一起類似糾紛。32歲的張燕(化名)逛街時被兩名年輕女子勸拉到漢中路一家美容院,半推半就地辦了12000余元護理項目。一次刮痧按摩保養后,張燕渾身青紫,疼了半個月都未好轉,到中醫院就診后才知,這是按摩方向不對,造成了皮下痞塊。后在醫院做了放血治療才恢復。經此一劫,張燕不再信任這家美容院,協商退費無果后,她一紙訴狀告到了法院。
糾紛始末 美容美出一身傷,美容院卻不退款
“免費體驗”卻讓她花了1萬2千多
張燕介紹,她是2009年10月31日被勸拉到這家美容院辦卡的。那天,她路過漢中路,被兩名年輕女子拉住,兩人非常熱情,說美容院搞活動,可以免費體驗,還有贈品,非拉她上去試試。張燕經不住兩人死纏爛打,就跟了上去。張燕一進店,店長和美容師就迎上來,向她鼓吹美容護理的種種好處。在一大堆女人的熱情攻勢下,她徹底“暈菜”了,花1280元購買了12次“面眼美容治療”。
做了兩次沒有效果,張燕略有微詞。對方解釋說,人是一個整體,要想效果明顯,必須配合美體治療,如推拿按摩刮痧等。在美容院的極力勸誘下,張燕陸續購買了“開背”、“頭療”、“腎保”等多個護理項目,加上之前支付的1280元,她共計在這家店消費12330元。
按摩方向不對,刮痧刮出一身傷
2010年5月底,張燕到該店做“內調、卵保和乳小葉增生”護理。美容師給她做了刮痧按摩。刮痧過程中,張燕因難忍疼痛幾次哭喊出聲,但美容師說不疼達不到療效。事后,美容師教給她一個減痛方法——回家炒熱兩袋粗鹽,放在腰部熱敷。
張燕照做了一星期,身上的疼痛和青紫非但沒有好轉,反而加重了,另外,左下臂內側還出現了腫塊。到美容院詢問,美容師和店長都說不礙事。但之后情況進一步惡化,張燕不敢再拖,于6月14日到中醫藥大學門診部求藥。醫生診視后說,按摩方向不對,形成了皮下痞塊,需盡快放血治療并內服中藥,否則時間一長,痞塊難以消失,會壓迫神經血管,影響上肢功能。張燕于是做了三棱針放血治療,放出來的血都是紫黑色。之后又在家臥床休息了6天,不僅要喝中藥,還不能洗澡,吃了許多苦才恢復。
不敢再來了,美容院堅決不退費
保養效果沒達到,還遭了老大的罪,張燕對這家美容院徹底失望了。“這次是肉眼能看到的傷害,所謂的‘腎保’‘卵保’會不會發生遠期傷害誰也不能確定,我真的不敢再來了。”
張燕說,她曾多次到美容院交涉,要求停止服務,退還相關費用。她甚至同意認付已經發生的費用,只要求退還尚未實際發生的服務款項,合計8000元,但美容院不肯。美容院稱,只有一次服務造成傷害,只能退該項護理的錢,至于其他護理項目,就算不來護理也不退費。
跟美容院鬧翻后,張燕先后求助過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和淮海路工商所,但都沒能解決問題。2010年9月,張燕聘請律師將美容院告上法院,要求美容院退還預付款8000元,賠償醫藥費500元,并在法律允許范圍內賠償其精神損失費。
法院判決
解除合同于法有據 美容院被判退還8000元
此案在玄武法院開庭審理,美容院沒有派人出庭應訴,也沒有提交答辯意見。張燕方面向法庭提交了數項證據,包括護理資料卡,交費憑證,病歷等,病歷載明,張燕上肢有“刮痧形成的8厘米×2厘米的淤塊”,“需放血治療”。由于遺失了醫藥費發票,審理過程中,張燕主動提出放棄主張醫藥費。
昨天,記者了解到,玄武法院已對此案作出判決。法院認為,張燕在美容院消費,與美容院之間構成美容美體服務合同。現有證據顯示,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中,美容院的美容師操作不當,致使張燕的身體受到了傷害。由此可見,美容院既存在違約行為又存在侵權行為,在這種情況下,張燕有權追究美容院的違約責任。現在,張燕身體受到傷害,美容美體的目的已經無法繼續實現,她要求解除雙方之間的美容美體服務合同,于法有據,故而判決美容院返還尚未發生的費用8000元。至于醫藥費,由于張燕已經放棄,法院也不予追究。
張燕工作繁忙,維權事宜一直是母親出面處理。昨天下午,記者聯系到張燕的母親,老人家表示,對法院判決滿意,但仍擔心美容院不肯給錢。
記者探訪 “免費體驗”仍在繼續
律師:舉證誘導消費是難題
昨天,記者在漢中路工商銀行門口遇到兩名為美容院拉客的中年婦女,她們手中的宣傳單上,印的正是與張燕發生糾紛的那家美容院。“美女,來,這個送給你,美容院搞活動,免費體驗!”只要有年輕女子經過,兩人就迎上來,用手中的卡通鑰匙扣做誘餌,要是你停下腳步,她們就上前拉住你,哄你去做美容。
在漢中路某高檔寫字樓內,記者找到了這家美容院。雖然是工作日,店內仍有不少顧客。記者聯系到美容院老板,他承認確實雇人上街拉客了,但稱這是業內慣用的促銷手段,沒什么奇怪的,而且在他店里,“不會發生強行消費的事”。對于跟張燕的糾紛,他沒有解釋過多,只表示會尊重法院的判決。
在新街口附近,這樣的美容院很多,其藏身高檔寫字樓內,雇傭一批男女在街頭以“免費體驗”為誘餌拉客,然后再千方百計想辦法讓顧客消費。
美容院上街拉客的行為是否違法?律師表示,這種招攬顧客的方式確實惹人煩,但并不違法。關鍵要看拉客時有沒有虛假宣傳,顧客進店后,有沒有誤導消費甚至強制消費,如果有,美容院就涉嫌違法。但是實踐中,即便美容院存在虛假宣傳、誘導消費、強制消費,舉證也是個難題,如果不能收集到證據,消費者就只能吃啞巴虧。